目前分類:學測作文參考試卷試題 (23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目錄

1.大考中心107年研究用試卷下載|〈書和我〉

文章標籤

陳蒂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目錄

1.大考中心研究用試卷下載〈玩,我的玩具〉

文章標籤

陳蒂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二、

  太陽能夠發光發熱,是光明與溫暖的象徵,撫慰人心 、照亮前途 。每個人或許 都曾遇到過 難 以 超 越 的 瓶 頸 與 障 礙 ; 但 可 能 藉 著 一 道 光 的 指 引 , 走 出 生 命 的 幽 暗 , 這道光也許是一個人、一本書、一個啟發、一段歷練……。請 以「 我 生 命 中 的 太 陽 」 為 題,寫 一 篇 文 章,闡 述 這 個「 太 陽 」對 你 的 啟 示 與 意 義,論 說、記 敘、抒 情 皆 可 , 字數不限。

文章標籤

陳蒂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、

  閱讀框線內的文字,說明:

文章標籤

陳蒂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、

  一張簡單的圖畫裡,也許蘊藏著意想不到的豐富意涵,香港作家西西就曾藉 由下圖抒發自我懷抱。請根據同一圖畫,發揮想像力 ,融入個人生命情境 , 寫 一 段短文,文長 100—150 字(約 5—7 行)。

文章標籤

陳蒂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、

  2015 年底資策會針對國內有網路購物經驗的 708 位消費者做了一系列調查,分析他們 自 2015 年初至同年 11 月 11 日的網購行為。

文章標籤

陳蒂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二、

  玩具是給小孩玩的,然而大人也未始不可以玩;玩具是為小孩而做的,但藉此也可以 看出大人們的思想。有許多大人是愛玩玩具的,我常聽祖父說唐家的姑丈在書桌上擺著幾 尊「爛泥菩薩」,還有一碟「夜糖」(一名圓眼糖,形似龍眼),叫兒子們念書十遍可吃 一顆,但小孩迫不及待,往往偷偷地拿起舔一下,重複放在碟子裡。聽了這段故事,我覺 得唐家姑丈真可愛。法國作家的文集裡,有一篇評勒蒙尼爾《玩具的喜劇》的文章說道: 「我今天發現他時常拿了兒童的玩具娛樂自己,這個趣味引起我對他的新同情(此處的「同 情」,其義近於「了解與感應」)」。後來又說,「一個小孩在桌上排列他的玩具小兵, 與學者在博物館整理雕像,沒有什麼大差異。兩者的原理正是一樣的。頑童抓住了他自己 的玩具,便是一個審美家了。」我們如能對於一件玩具,正如對著雕像或別的美術品一樣, 生發一種近於那頑童所有的心情,我們的生活便可以豐富許多,孝子傳裡的老萊子彩衣弄 雛,若不是為著娛親,我相信是最可羨慕的生活了!(改寫自周作人〈玩具〉) 作者說「唐家姑丈真可愛」,又說「老萊子彩衣弄雛,若不是為著娛親,我相信是最 可羨慕的生活了!」

文章標籤

陳蒂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二、

  我找尋的是美麗的、家常的用品,可是近十年來,在國內總找不到美麗的瓷碗可賞玩。 市場上堆的白底閃金字,寫福祿壽喜字樣的瓷碗,總覺趣味全無。用那樣的碗來裝飯,那飯恐怕也不香罷?早期臺灣碗,繪有公雞、魚、蝦、蘭草的粗碗,素樸可愛,是工匠們隨意的創造,那樣的碗裝了飯,配幾道小菜,令人舉箸前想誠心合十膜拜一下。樸素大方的瓷碗,即使空空地擺在揩淨的桌案上,也使人有焚香靜坐、豐裕生活的平安歲月底遐想。

文章標籤

陳蒂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、

  16 世紀中葉,倭寇勢力大張,蹂躪中國東南沿海,嚴重威脅明朝帝國安全。請根據下 列引文,分析戚繼光戰無不勝的緣由,並且提出自己的評論。

文章標籤

陳蒂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二、

  設想畢業二十年後,一群老同學相聚寒暄、驚呼辨認,七嘴八舌的回憶從前趣事,互 道畢業後的歡愁、際遇、工作環境、家庭狀況。現場交談熱烈,時而笑聲不斷,時而又因 某個沉重話題,瞬即安靜了下來。大夥兒既為有成就的同學喝采,也為發展不順而煩惱的 人打氣。有人遺憾同學不能全員到齊,建議製作新的紀念冊;有人主張捐款給母校,成立 基金會,發心為社會做一點事……。散會前,各自留下一句感言,並商量下一場同學會的 籌備委員、召開的時間地點……。

文章標籤

陳蒂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、

  2010 年某日,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,帶了一批畢卡索的作品,前往巴黎畢卡索文物管 理處要求鑑定真假。他是畢卡索生前長期僱用的水電修理工蓋內克,聲稱畢卡索夫婦當年待他如朋友,曾經送給他一個箱子,裝了 271 幅作品,但是他不懂藝術,一直將之置於車庫中長達四十年。後來因為擔心這些畫作的繼承問題,才拿出來鑑定。這批畢卡索 1900 年 至 1932 年間的畫作、草圖從未公諸於世,價值至少高達六千萬歐元。當它們被鑑定為真跡 時,畢卡索兒孫等 6 位繼承人,隨即聯合向法院對蓋內克夫婦提告。他們認為蓋內克的說 法根本不合常理,但是據畢卡索的友人回憶,畢卡索很喜歡單純的人,生前曾經贈送畫作 給司機、理髮師,贈畫給修理工並非不可能。以下是兩方的說詞:

文章標籤

陳蒂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二、

  1995 年 11 月 15 日,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決議,將每年的 4 月 23 日定為「世界圖書和 版權日」(World Book and Copyright Day,也譯為「世界讀書節」)。到了這一天,世界 各地的書店都會懸掛醒目的慶祝標誌—一本開啟的書,中間是一顆心。全世界也會在這 一天舉辦各式各樣的閱讀活動,包括朗讀接力比賽等。

文章標籤

陳蒂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、

  請仔細閱讀下述資料,了解達爾文發現《物種起源》的歷程後,以「創造與發現」為 題,寫一篇文章,說明你從中獲得的啟發,內容須包含:創造力如何培養以及偉大的發現 須具備的條件。

文章標籤

陳蒂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二、

  1938 年聖誕節前,29 歲的倫敦證券交易員尼古拉斯溫頓本來計畫到瑞士滑雪度假,後 來改變主意前往捷克布拉格,幫他的朋友從事救援猶太難民的工作。當時德國納粹即將佔 領捷克,猶太裔成人已被禁止離境,溫頓就在他下榻的酒店裡,單人匹馬成立了一個組織, 幫助面臨納粹德國威脅的猶太兒童。溫頓在布拉格逗留了三星期,返回英國後繼續為猶太 兒童難民籌集旅費和保證金。他日間如常在交易所上班,晚上則投身救援工作,為兒童辦 理離開捷克和進入英國所需的許可文件。從 1939 年 3 月起至 9 月戰爭爆發前,在其他志 工的協助下,溫頓安排了 7 班火車成功從捷克遷走 669 名猶太兒童到英國;他最終為這些 兒童在英國找到收容之處,當中許多孩子的父母後來都死在納粹集中營裡。

文章標籤

陳蒂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、

  史蒂芬.史匹柏導演過一部科幻電影《A.I.人工智慧》,敘述亨利夫妻因兒子患絕症不 在身邊,所以亨利把會愛人的機器男孩大衛帶回家,讓大衛代替兒子,撫慰並陪伴自己的 妻子。 張系國在科幻小說《超人列傳》中則反諷的描述高智慧的「人工腦」經過教育後,所 具備的理性思維與能力遠遠超越人類,於是「人工腦」必須消滅「平凡」的人類,取而代 之,以完成其進化的終極目標。 科幻電影與小說所展現的人工智慧時代,現在已經開啟。牛津大學的研究報告表明未 來 70%的工作將有可能被機器所取代,如智能駕駛、醫療診斷、金融交易等,而近幾年人 工智慧已能部分模擬大腦認知、思考和決策的過程,2016 年 3 月在首爾圍棋大賽中以 4 :1 大勝世界高手李世乭的 AlphaGo 即是一例。 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說過:「對人工智慧來說,短期的問題是誰來掌控它,長期的問 題是它能否被掌控」、「人工智慧的完全發展,可能會招致人類的滅絕」。哥倫比亞大學 教授霍德力普森(Hod Lipson)則指出,技術的利弊掌握在人類自己手裡:「人工智慧與機 器人的結合可能是危險的,但這並不會毀滅人類。相反的,我認為我們能夠使強大的技術 變為有利的東西」。

文章標籤

陳蒂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二、

  甲、黃樹林裡有兩條岔路, 遺憾的是,身為一位旅人, 我無法分身同時踏上兩條路。 我在路口久久佇立,向其中一條路極目望去, 它的盡頭彎入了樹林深處; 而後,我踏上另一條一樣美麗的路, 也許它能給我更好的選擇理由, 因為那兒綠草繁茂,邀人踏覆; 但就這點來說,事實上兩條路 被踩踏的情況幾乎一模一樣, 這兩條路於那日清晨同樣地 躺臥於無人踐踏的落葉裡。 啊,另一條路留著改天再走吧! 但我明白,路是無止盡的接續下去, 我懷疑自己是否會重返此地。 多年之後,我會在某處輕聲嘆息說: 黃樹林裡有兩條岔路,而我— 我選了一條較少人走過的路, 而這讓一切變得如此不同。(佛羅斯特 Robert Frost〈未行之路〉)

文章標籤

陳蒂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✅LINE問課:高中作文班/高中學測作文班

https://lin.ee/hAX8odi


大考中心參考試卷下載/學測作文題目

文章標籤

陳蒂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二、

  甲、 馴養的鳥在籠裡,自由的鳥在林中。 時間到了,他們相會,這是命中注定的。 自由的鳥說:「呵,吾愛,讓我們飛到林中去吧。」「在柵欄中間,哪有展翅飛翔的 餘地呢?」 籠中的鳥低聲說:「到這裡來吧,讓我倆都住在籠裡。」「在天空中我不曉得到哪裡 去棲息。」(改寫自泰戈爾《園丁集》)

文章標籤

陳蒂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、 

  低頭滑手機,冷落你的對象,幾乎已是生活常態。想想看,一段談話是否常被打斷, 只因有人掏出手機沉溺其中。 它看似無害,不過是現代生活的一部分,但研究發現它將對你造成許多危害。「儘管 低頭是用手機和他人連結,但它其實干擾了現場感知及人際關係。」心理學家艾瑪.賽佩 拉(Emma Seppälä)如此說。 賽佩拉指出,許多研究發現「低頭」減損了面對面互動的意義,相較於談話中不用手 機的人,用手機者會讓對話者感到較不愉快。只要談話中有人掏出手機,即使沒人使用, 仍足以讓雙方都感覺到隔閡。最新一份報告則發現,「低頭」危害對方心理的四個基本需 求—歸屬感、自尊、有意義的存在感及控制力。另二項研究也指出「低頭」會影響親密 關係,當伴侶面向對方「低頭」時,對方較易沮喪,而降低相處的愉悅。還有一份實驗統 計發現,在飯桌上使用手機的人較易煩躁,缺乏融入感,不能享受用餐的美好,餐後也較 無法進入面對面的互動。 所以,「低頭」固然傷害了被冷落的人,但低頭族同樣蒙受其害。 賽佩拉表示:「滑手機常會被視為不禮貌、缺乏參與感,或不擅社交、談話等。」不 少專家也強調,一旦科技通訊產品的使用習慣干擾了日常生活就應警惕,「這可能使你錯 過許多讓人生豐富的時刻,以及這些時刻對後續人生的啟示與影響。最可怕的是,低頭正 在取代這些現場經歷。」 賽佩拉強烈建議:「你可以不低頭。」如果你是個低頭族,試著嚴格制定和遵守一些 使用約定,比如吃飯時拿開手機,這將幫助你建立新的習慣。如果你是「被低頭」的人, 賽佩拉則建議你先改變想法:「保持耐心和同情,不要生氣,因為他們只是跟著慣性走。」 然後,耐心溝通你對「被低頭」的困擾。 賽佩拉說:「對方不見得是在排擠你,他們只是在尋找讓自己有歸屬感的地方,這正 是他們一直盯著手機的原因。」由此看來,在真實生活中開展一些對彼此有意義的對話, 或許才是雙方最需要的。

文章標籤

陳蒂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、

 

陳蒂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 2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