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、
甲、 馴養的鳥在籠裡,自由的鳥在林中。 時間到了,他們相會,這是命中注定的。 自由的鳥說:「呵,吾愛,讓我們飛到林中去吧。」「在柵欄中間,哪有展翅飛翔的 餘地呢?」 籠中的鳥低聲說:「到這裡來吧,讓我倆都住在籠裡。」「在天空中我不曉得到哪裡 去棲息。」(改寫自泰戈爾《園丁集》)
乙、 最近在嘗試著,找一個不傷害母親的方法,讓她確實知道:我已經十八歲了。 這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,襁褓中的嬰孩,現在變高變壯,甚至還長出翅膀,蓄勢待發 著準備到外地翱翔展翅。小孩處心積慮要離開他的原生家庭,還暗自計算著要在大考得多 少分,才能獲取離開家庭的許可證。 或許我真是可惡極了。可是這在我的同齡層裡,是每個個體的渴望。十八年,我夢寐 以求的自由,卻是母親這十八年來想緊緊抓住的東西。 幾年前,我開始在家裡變得很少說話,講一個字都不耐煩。每當母親問我:「在幹嘛?」 之類的話語,我腦袋冒出來的第一個回覆總是:「看不出來嗎?」但總被道德意識給壓了 回去,常常演變成一句話也不說地轉過頭,盯著她三秒,再默默轉回頭做自己的事。之後 碰到任何不想說話的時刻,我便都這樣處理,於是開口的次數越來越少。不說話,是因為 怕一開口,就成了令人心酸的對立。 雙方的隔閡越來越大,她每天看到我、接送我,卻不曉得我最近參加了什麼比賽、在 忙些什麼、聽了什麼講座、社團在幹嘛,因為我不會和她分享,連高一時導師創辦的家長 群組,我也故意掩蓋了訊息,沒讓她加入。 我寡言、神秘,但這只在面對家人的時候。每晚,我可以和朋友煲兩三小時的電話粥, 她房間在我房間樓下,所以她當然聽得到我對外人多麼熱情,但我也不在意被她知道。她 只知道我在講電話,卻聽不清楚我們聊了什麼。但她也不會問我,只會在隔天一早,提醒 我不要聊得太晚,早點睡。 升上高三,開始構思未來的藍圖,我想到北部讀書,甚至就業。 母親,我知道你愛我,我也愛你,但請讓我這隻籠中鳥自在飛翔。(改寫自李維恩〈致 母親〉)
請分項回答以下問題。
問題(一):甲、乙兩篇文字都提到「飛翔」,但兩篇文中的「籠中鳥」對於飛翔的感受 不同,請加以說明,文長限 80 字以內(至多 4 行)。(占 4 分)
問題(二):成長過程中你是否有類似〈致母親〉一文中的感受,請以「籠中鳥」為題, 寫一篇文章,內容不限親子關係,可舉自己或他人經驗作例證,文長不限。 (占 21 分)
想知道更多如何加強學測寫作的相關資訊,請點擊:https://www.chenti-chinese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