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【陳蒂國文】109年北模作文題目〈告別是…〉 〈北模歷屆試題

一、
這波新冠病毒大流行,引發買不到口罩的集體恐慌,見證了當代口罩社會的興起。
在新冠病毒來襲之前,因為害怕季節性流感的傳染,又擔心日益嚴重的空氣汙染對身體造成傷害,不少臺灣人已習慣戴口單出門。戴口罩,原本是預防且暫時的自我保健行為,但現在無論在室內或戶外,人們都還是讓口單留在臉上,像是護身符掛在身上才感到安心。病毒是肉眼看不到的威脅,人們無從判断其是否存在於生活周遭,對於看不見的敵人,最令人感到畏懼。


自我保護是形成口罩社會背後的深層因素。現代人普遍對制度與組織缺乏信任威,更對周遭環境沒有安全感,「保護自己」成為一種生活態度,這種生活態度同樣是人們因應社群媒體(如何防範詐騙、對付假新聞等)的方式。
出於恐懼的自我保護態度,正形塑新的社會關係與互動模式,同時也衍生出令人憂心的社會問題。口罩社會禁不起任何風吹草動,許多事情都朝極端的方向發展;社舍理性體質脆弱,一個造假的謠言就能夠輕易煽動民眾瘋狂搶購衛生紙。處於高度歇斯底里的社會狀態,將不利於公共事務的理性運作。


口罩社會一直在找代罪羔羊。人們失去正常生活並且渴望早點回復正軌,因而缺乏耐心與包容心,常自以為是地判定他人是破壞社會安全與安定的罪人。為了維護社會秩序,掌握權勢的人在社會上標示出可以被犧牲的人,這些人往往是意識形態、經濟利益或社經地位等方面弱势的人。從疫情爆發至今,天天都可以看到口軍社會正在獵殺他們,這讓原本已經撕裂對立的社會更加惡化。因此,倡議對他人要抱持同情心與同理心,無非是緣木求魚。

新增標題-2 (1)

💡立即詢問課程
口罩社會是文明退化的社會。歇斯底里的情緒輿獵殺代罪羔羊,是口罩社會症候群的主要症狀。而重建社會理性體質,以及癒合社會撕裂的傷口,是經濟紓困計畫之外應優先投入的重要工作。否則,即使疫情過後,人們也無法拿下身上那無形的恐懼口罩。
(政寫自劉維公(口罩社會症候群〉)
閱讀文章後,請分項回答下列問題。
問題1:依據上文,作者認為口罩社會形成的原因為何?文長限 80字以內(至多4行)。(占4分)
問題2:文中提到「口罩社會是文明退化的社會」,你贊同或反對作者的看法?請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觀察,陳述你的立場和理由。不須訂題,文長限500字以內(至多23行)。(占21分)


112學測龍虎榜

並不是捨不得踏出家門,而是因為離去而不得不的告別所引發的心情流動。
告別是漸漸颳起的風,是平靜的海面綏纋溢出漣漪開始波漾。入夜後的燈塔,朝著將要離港的船舶不停的閃爍多情而空泛的光束。告別是期望、安慰、勉勵、信任、無数的叮嚀和不斷的保證,雜揉著言語和動作的漫長儀式。
從確定要離開的那一刻起,告別便綿柔而持續地進行著,而且,越是靠近別離的時間點,越是激蕩不安。
如此牽牽絆绊,婉約細膩得如潮水一波波撫過沙灘。
告別,如古老的出航儀式,水手們站在舷邊和碼頭送行的親友互相唱起悠揚的曲子,讓離去的船隻牽挽著回來的絲索,不再是放逐者那樣孤單的掉頭轉身,不再像是被無情的碼頭所遺棄。
告別是糖裡的蜜;因為終須一別;告別也是傷裡的痛。
知道背後的門縫還開著,相送的眼光及心思這一刻以後都將保持這欲合彌彰的裂縫,無論
寬窄遠近,必須相信而且必須牢牢記得,有個門縫還開著,有個縫隙還等著你回來弭合。
(節選自廖鴻基<告別>)

未命名設計-8

上文表達作者對於告別的理解與感受,對你而言,告別的意義是什麼?請以「告別是…」為首句,並融入個人生命經驗,抒發你對告別的感悟。不須訂題,文長不限。(占 25分)

 

arrow
arrow

    陳蒂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